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不够,对混凝土的长期性和耐久性研究不够;各类特种混凝土、侵蚀环境下的混凝土制备与施工技术不够完善。
(2)、“基础理论研究不够,投入也少,致使一些实用技术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。
(3)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,有的地方和企业技术岗位只能采取低能高就的办法仓促上马,或者干脆自己“土灶培养”,技术负责人的能力和专业水平不足,造成了处理不完的质量纠纷和质量问题。
(4)、全国行业技术水平不均衡,大中城市的差异、东西南北的差异比较明显,有的个别地方技术还停留在五、六十年代的水平上。
(5)、行业和领域的技术差异比较大,标准不统一,各行其事,影响了整体进步。如城建、市政、铁路、公路交通、水利电力,军工、石油化工,核电等。
(6)、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慢,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支持。
(7)、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少,效仿和摸仿的多,甚至盗用、乱用。
8)、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(成熟的)的推广力度不够。行业内部相互交流和学习形式和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。
(9)、先进的制备技术和严格的组织管理缺乏有机的统一,影响了一些*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。
(10)、有的地方还存在不规范操作和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:
①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、不满足 fcu,0= fcu,k+1.645δ
的设计要求,安全储备不够、强度验收打擦边球通过甚至出现不合格。
②次要部位降低混凝土等级,或同一部位采用不同等级的混凝土(如地面、路面、桩、基础等)。
③季节施工缺少必要的技术措施(如冬施材料加温、防冻剂质量等,夏季防晒、防雨等)。
④混凝土设计密度偏低(2350~2380Kg/m3)密实性差、方量不足,有的甚至通过降低密度人为造成亏方。
⑤配合比设计不合理,水泥中的混合材、矿粉中的复合材料、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加严重超标,混凝土中硅钙比和碱度降低,致使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缓慢,不增长甚至倒缩。
4、资源方面
(1)、前几年矿山资源的无序开采,使资源枯竭型城市过早、过多地形成。中心城市砂石资源基本枯竭,靠周边城市供应;尾矿砂石综合利用也缺乏统一组织和科学有效的考评;海砂(未处理)、挖槽砂、粗石粉开始应用,砂子含石量高(30~40%),泥块含量和含泥量高,(有的高达7-8%),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耐久性。石子级配差(孔隙率45~48%)、风化颗粒多、含粉量高,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。
(2)、水泥发展速度过快。水泥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矿山和煤炭资源,出现了南剩北缺的局面。水泥使用缺乏必要的均化和熟化期,生产旺季水泥出磨后直接运到搅拌站入仓,有的使用温度高达90多度,甚至超过100度,造成混凝土速凝、假凝,二次硬化混凝土强度大 |